1.“一都三城”要承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与“十三五”规划相衔接,要有详细实施计划和时间表。要形成大台州概念,统筹谋划各县(市、区)发展,实现市县公共服务一体化。要降低生活、产业成本,提升城市综合价值。要做好“一都三城”的宣传工作,把“一都三城”解释透,也让北三县能对接上。 2.海上丝路港城建设,海运业非常重要,希望政府高度重视海运业,加大扶持力度。抓住国家提出“一带一路”的契机,使台州进入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城市之列。 3.要引领企业适应新常态,对面临破产的企业,由于“破产不破财”对社会冲击大,是否扶持时要谨慎。建议实施科技小巨人计划,培育、提升台州企业的转型升级,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行机器换人,推进台州版的工业4.0。 4.玉环县大麦屿港条件优良,前景好,建议加大开发力度。 5.借鉴临海白水洋基层民主协商的经验,通过探索基层民主协商,搭建农村民主治理架构。 6.政府不能融资举债,今后建设资金应考虑引入民间资金,如PPP模式。 7.妥善处理“三改一拆”后的遗留问题,注重拆后利用,避免一拆了之。“五水共治”中河岸绿化,要统一设计,整体美化。 8.台州高层次创新人才不足,高等教育薄弱,应予以高度重视,花大力气解决。 9.持续关注青少年身体素质不高和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关心、支持各少体校体育招生工作,重视竞技体育发展。 10.对刑事案件要加强执行力度,避免“判刑不收监”现象。 11.以全国、全市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为指导,研究制定加强文艺建设等政策措施。打造台州特色文艺品牌,扶持民间文艺团体。要评选文化曙光奖,多宣传获奖作品和文艺家。加大对文艺精品创作的投入,扶持本地文艺家发挥积极作用。农村文化礼堂要建设,更要加强管理和利用。 12.考核体系应重点突出民生,对环保、食品药品安全等部门加大权重。把提案落实率作为对各承办单位的年度考核项目之一。 13.台州招商引资的软硬环境还不够好,建议市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进一步优化企业经营投资环境,吸引在外台州企业回归。 14.台州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较薄弱,希望政府能够加强对民营企业资源配置的引导,提高民营企业的生存能力。 15.房地产下行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需要引起政府高度关注,建议加强监管,防范于未然。府要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资金链风险的监测,企业家要增强防范金融风险的危机意识。 16.进一步加强生态补偿力度,尤其是对老百姓的直接补偿。 17.加强台州同省城的快速交通建设。 18.“五水共治”初具成效,环境得到初步改善,但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尤其是要加强重金属和废弃垃圾的治理工作,加强饮用水源水库综合整治,提高饮用水质量,惠及子孙后代。“五水共治”治污做得比较好,但是在防洪排涝节水方面未跟上,应该均衡共治。“三改一拆”、“五水共治”要尽可能避免重复建设,减少浪费。 19.台州教育较为落后,如高考成绩、学生体质都与其它地市无法竞争,建议三区的高中由市直属统一管理,将三区高中拧成一股绳,强强联手,打造品牌,培养人才。职业教育台州生均经费与宁波等地相比差距较大,政府应重视并改变这一状况。 抓住新的高考制度改革的机遇,重视中职学生的高考工作。 20.台州教育、医疗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建议一方面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另一方面大力扶持鼓励民营教育及医疗,促使教育、医疗多元化发展。 21.针对当前医患矛盾、医疗纠纷,希望政府能够积极参与协调,促成整个医疗责任险的运行实施,并积极发挥医调委的作用,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加快社区养老服务项目,加大软件投入,建设信息服务平台,支持社区志愿者进入服务体系。 22.进一步加强文化交流工作,在文化、体育等方面吸引国外企业到台州投资。 23.积极借鉴国外在村庄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加强历史文化古村落的保护,挖掘文化遗存,增加历史沉淀,避免千篇一律和大拆大建。 24.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注重连续性和稳定性,积极稳妥推进台州法治建设。对司法部门要严格要求,加大对司法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强监督,确保司法公正。 25.文化是一座城市活的灵魂,“一都三城”建设中,要重视公共文化建设,建立公共文化投入机制,大力发展多元的文化产业,生产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建议建设台州美术馆。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要重视台州农民大学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