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救灾中急救所需的生物制品和血液制品调配难,建议纳入药物应急储备目录 | ||
| ||
药品储备为抗洪抢险救灾、抢救病患提供了坚实后盾。然而,在防汛救灾救援中,急救所需的生物制品和血液制品往往供不应求,如人血白蛋白、凝血因子VIII、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等,一旦延误救治,将会危及受灾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亟需引起高度重视 目前,国药集团承担了我国中央、省两级医药储备职能,是国家主要的医药储备单位。据国药控股台州有限公司介绍,该公司储备药物涉及群体中毒、矿难、普通、疫情抢救药品多个方面,包括抗感染类、抗厌氧菌类、激素类、医疗器械等25个类别、227个品种规格,以消化道用药、呼吸道用药、皮肤类用药和消杀药品为主,却不包括生物制品和血液制品。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方面,国家对生物制品和血液制品的应急储备尚没有强制要求。由于我国的药物储备尚未制定统一目录及要求,均由省、市各级各地自行制定《应急药物储备目录》并落实储备工作。另一方面,这些生物制品和血液制品储备成本高。人血白蛋白、凝血因子VIII、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等生物制品、血液制品本身的药价较高,如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一支600元,人血白蛋白10克420元,凝血因子VIII每支售价在4000—6000元之间;且用途单一,平时用量少,库存难以形成滚动流转,导致库存报损率高。另外,这些药物必须使用统一冷链储存、配送(一般为2℃-8℃),储存、物流成本高。因此,在缺乏储备目录强制性要求和财政特殊贴补的情况下,承担储备职能的企业不会也不愿储备上述生物、血液制品药物。 防汛救灾救援的急救时刻,这些生物制品和血液制品往往就是“救命稻草”,而这些药品平时在流通市场上就处于紧缺状态,灾后第一时间调集非常困难,供应难以到位。为此,建议: 一、设立强制性储备要求。把生物制品和血液制品中急救必需的品种纳入药物储备目录,并明确各级的最底库存量。各级各地可在基本药物储备目录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增加储备药物品种。建立全国联网生物制品和血液制品储备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二、降低企业储备成本。国务院及各省、市级人民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药品储备经费尽量向生物制品和血液制品中急救必需的药品倾斜。各级卫生部门应统筹本辖区医疗机构日常生物制品和血液制品流通量,最大限度地对接购销“备而没用上”的储备生物制品和血液制品,使价高且周转速度慢的上述储备药品进入当地医疗卫生机构日常用药流转环节,降低药品报损率。 (温岭市政协委员 ? 陈文利)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
| ||
上一篇: 下一篇: |